一直對東部原住民議題有興趣
之前考研的時候很想看這部《太陽的孩子》
但一直找不到
花東開發議題一直存在許多矛盾
不管是不是當事人或是部落
各方都有強烈支持與不支持的聲音
就像台東美麗灣事件已經延宕8年
財團與政府的關係讓人霧裡看花
環評的規則和直到去年的海岸法三讀通過
這些大型飯店、度假村的開發案才有一個正當的程序可以爭取或是被暫緩
除了美麗灣之外
其他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問題
我其實不甚了解
【就電影劇情角度來看】以下有雷
劇情高潮迭起
原由和故事發展相當的順暢合理
包含了台灣原住民議題、部落生活模式、祖先留下來的土地、水土保持關係、親情、與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等等
算是非常的完整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阿公對於土地的熱情與傳承
當他身體已經不適
他仍舊堅持傳統
想要保護、與土地共生
並且教導孫子
只要是原住民的子孫
都應該要有對土地的認同與傳承的一顆心
另一方面
刻劃單親媽媽在都市裡的辛苦
影片一開始刻劃學運
以及一小部分新聞業重視組織忠誠的部分
而對身為製播人員的女主角而言
卻也只能尊重組織的無奈
還有為了家人 為了部落和土地
毅然決然辭職
回到家鄉
其中她對女兒說
「我們只是沒有錢,但我們不會窮。」
讓人非常佩服他的決心與毅力
在後來與財團抗爭的過程
有一位保護土地的阿姨
對著驅離他們的年輕原住民警察
用族語說了一句
「孩子,你的家鄉在哪裡?」
眼神裡流落出哀痛與惋惜
而年輕警察也因此感到無地自容
我覺得這是這部影片最令人感到鼻酸的一幕
我們往往因為遷徙等種種原因
而忘記我們的根
但這一刻
我們都必須思考
必須飲水思源、用善良的心去對待養育你的大地
美中不足的地方
我認為在女主角找到贊助與族人說明時
部落人們思考的轉折點過於沒有說服力
覺得女主角的女兒個性十分鮮明
做事情沒有經過社會歷練
直來直往
部落的毫無隱私讓她覺得不自在
但他為了家人為了家族的土地奮不顧身
她非常的勇敢
勇敢得令人欽佩
只要她認為對的事情
她就會去做
【意識形態與政治觀點】以下有雷
台灣的社會問題
大多都牽扯著政治問題與色彩
從電影一開始的新聞製播
服貿當時抗爭除了黑箱問題
公民不服從
學生與警方的對立也是見仁見智
而原住民的30秒鐘新聞被抽掉了
也顯示了台灣人以自我為中心思考
忽略了少數原住民的權益與聲音
資源的分配長期受到壓迫
我看完這部影片之後爬文
才知道他是由另一部紀錄片
《海稻米的願望》為雛形改編而成
在《海稻米的願望》的願望當中
當女主角要蓋水圳的時候
各局處與花蓮縣政府是大力支持這項復耕計畫
(海稻米是真實事件發生在花蓮縣豐濱鄉,而太陽的孩子設定在台東縣成功鎮)
而太陽的孩子是完全抹滅了行政單位給予的協助
讓人有種創作者帶入自己的意識形態去做改編
進而造成對立
讓人有點感慨以人性的黑暗面、利益的糾葛去演繹電影的衝突感
卻忘了台灣是個溫暖的地方
這原是個可能更為和諧溫馨的電影
但卻有點刻畫成女主角對行政單位的抗爭
會覺得這部分有點可惜
最後因為女主角女兒的擋怪手
因而躍上新聞版面
就體現出了現在台灣甚至全世界的現象
雖然這樣說起來有點負面
但就是一窩蜂
只要有話題
有畫面、衝突感
嗜血的新聞媒體就會利用這個取材
並且於與聳動的標題吸引收視率
當然不得否說台灣人都是非常有愛心
經過媒體報導渲染之後
他們的稻米都完售了也是好事一件
也讓社會大眾關心關懷原鄉的土地開發案
可能每個人看法不同
但這真的是值得一看的一部電影
留言列表